每次一到蘑菇收尾的季節,如何妥善處理菌渣又擺在了廣大農戶的麵前。隨著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菌渣不能像以往那樣直接燃燒,也不能堆放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直接燃燒不但會汙染空氣還會造成資源浪費,而堆放會給附近居民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也給下一季食用菌生產環境帶來雜菌汙染,造成嚴重的損失。有人提出把菌渣變廢為寶經過發酵製成有機肥,那怎麽利用菌渣生產有機肥呢?
在利用食用菌菌渣製造有機肥過程中,首先是要分析菌渣的有機質、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含量和水分含量,也要分析菌渣中的汞、鉻、鎘、砷、鉛等的含量,從而確定該菌渣的利用價值。一般來講,菌渣中的重金屬不會超標。
水分含量是利用菌渣製造有機肥的重要影響因素。通常,在收獲完食用菌的菌渣中水分含量不高,一般在40%以下,在生產有機肥過程中水分含量就能降低到30%以下,滿足有機肥的水分要求。如果菌渣被雨水淋濕,那水分含量可能達到60%以上,必須先采用脫水方法,可以將收回的菌渣放置在避雨的地方堆放一段時間就可以降低水分含量至40%以下。
將這些水分含量在40%以下的菌渣利用半濕粉碎機粉碎至40目以下,用電磁機去鐵、鎳等磁性物質,作為有機肥的生產原料,後期借助標準的生產有機肥加工設備,就可以生產合格的、質量好的生物有機肥和有機無機複混肥等。